2024_0820_중국고고박물관5_문명기원(文明起源)5
# 신석기시대(新石器時代)5
# 중화문명탐원공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 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主要承担单位, 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进行, 是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自 年6月末探源工程启动预备性研究, 至2016年12月工程第四阶段已顺利结项, 目前进入到研究的第五阶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 揭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距今5800年前后, 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文明起源迹象; 距今5300年以来, 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 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 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 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取得的另一项重大成果, 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了总体认识,并证实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 关庙山遗址
位于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关庙山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包含大溪文化(约公元前4400~公元前3300年)和屈家岭文化(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2300年)遗存。发现遗迹主要有房址、墓葬和灰坑等,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
# 城河遗址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重要城址, 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城河村, 距今5000~4300年, 目前公然可见5000年前高达4.8米的城墙。城墙及以内面积约70万平米, 城外大型环境环绕, 北城垣200米左右有大型墓地。城内布局有人工水系、中心“广场”、大型院落式建筑、一般性居址、祭祀遗存、陶器生产区等;环壕最宽处达61米、深6米以上;基地有墓葬235座, 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葬有7座, 规格最高的112座号基达22.4平方米, 随葬有玉城、石城、象牙器、面积漆器等重要器物。这些都表明, 是一处高等级地点, 且当时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 呈现出与其他地区相当的进程文明遊程。
#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延续最长的国家。玉在新石器时代是沟通天地的使者, 在夏商周是国家礼乐体系的核心载体, 秦汉后则成为修身喻德的象征。
《礼记·学记》记载“玉不琢, 不成器”, 琢玉是古代玉器制作的总称。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相对简单, 流程主要有选料、切割、钻孔(刻纹)、打磨抛光等程序, 和石器制作相近。夏商时期, 制玉工艺成为专门行业, 随着青铜、铁等金属工具的运用, 技艺水平和工艺流程分工更细, 至清代晚期形成了十三道玉器制作完整流程(参见清末李澄渊的《玉作图》)。
新石器时代玉器制作流程图:
1.选料: 新石器时代早期, 人们将光泽度好的、质感温润的美石看作玉,后来逐渐开始有意识的选择透闪石软玉。采用打制或琢 制方式加工。
2.切割: 片切割或线切割, 多用于切割或镂空的制作。使用时 双手各执线绳一端, 以水蘸取解玉砂朝身体方向反复拉锯, 以便部分解玉砂嵌入线绳之中, 达到消耗玉料的目的。
3-1.钻孔: 程钻或管钻。程(ting)钻: 用木、骨等锥状工 具进行打孔, 有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 然后通过研磨棒将孔道打磨细腻。管钻; 与程钻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实芯一个空芯,其他原理相同。
3-2.刻纹: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器表面开始装饰精美的刻纹。 方法主要有三种: 使用砣具、直刃工具刻划、硬度较高的尖锐器徒手刻划。
4. 打磨(抛光): 打磨抛光是玉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也是琢玉成器的关键环节。一般先采用琢制加工的方式, 将玉器外形琢成, 然后再用磨石、解玉砂对其表面或刃部、孔壁进行打磨, 随后用兽皮、木片等工具对器物表面进行抛光, 使其光润明亮, 凸显玉质和色泽。(参考资料《玉汇金沙》和《玉器起源探索》)
# 西坡遗址
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 是仰韶文化底沟类型核心地带的中心型庙聚落, 面积40万平方米。仰韶文化中等(约4000~3500年)典型布局。布局结构与仰韶文化早期聚落显着不同, 聚落以壕沟环绕, 接近中心地带是一组大中型房址 最大的一个房址面积516平方米, 室内面积204平方米, 可能进行交往活动的场所。中型房址面积为75~106平方米, 可能为贵族家庭居住。壕沟外发现有墓地, 扩大的墓葬随葬品多、小墓中不见随葬品。一般安置的居住和丧葬形态意味着社会等级的出现和社会礼仪, 代表了仰韶文化中早期的复杂社会。
# 雕龙碑遗址
仰韶时代以来, 各地区原始居民间的联系不断增强, 特别在一些文化交汇地带, 往往出现多种因素的文化融合现象。雕龙碑遗址(约公元前4200~公元前2700年)位于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武庄村, 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处, 文化面貌呈现出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与仰韶文化早期流行单间房不同, 该遗址新出现的多间房是家族势力兴起的反映, 房内为节省空间而设置的推拉门则是我国最早的推拉门实例。
'박물관 > 베이징 중국고고박물관_중국역사연구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2024_0820_중국고고박물관7_문명기원(文明起源)7 (0) | 2024.11.29 |
---|---|
2024_0820_중국고고박물관6_문명기원(文明起源)6 (0) | 2024.11.28 |
2024_0820_중국고고박물관4_문명기원(文明起源)4 (1) | 2024.11.26 |
2024_0820_중국고고박물관3_문명기원(文明起源)3 (0) | 2024.11.25 |
2024_0820_중국고고박물관2_문명기원(文明起源)2 (0) | 2024.11.24 |